近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垃圾焚烧厂“吃不饱”,如何破局》为题,将海口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作为正面典型案例,介绍该项目如何向存量要增量,在生态修复超容垃圾填埋场的同时,满足周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产能需求。
“颜春岭垃圾填埋场,这座海南省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在迎来蜕变。”报道通过镜头展示了颜春岭生态修复项目施工过程。画面中,挖掘机不停作业挖掘陈腐垃圾,大功率除臭设备持续喷洒植物除臭剂。
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韦进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介绍,颜春岭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垃圾容量远超设计库容,存在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该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将超容的近150万立方米的垃圾挖出。
报道还介绍了被挖出的陈腐垃圾的处理流程。陈腐垃圾被挖出后,首先被运送到辅助车间,经过沥水、筛分等处理工序,按重量分为重质的腐殖土和轻质的生活垃圾。报道称:“在这里,经过处理的陈腐垃圾再一次变废为宝。”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筛分出的腐殖土可以用于场内回填和园林绿化,筛上物被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报道称,超容垃圾开挖外运,既解决了填埋场垃圾超容问题,又有效满足了周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产能需求。
据了解,2022年,海口启动颜春岭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超容垃圾开挖转运、剩余垃圾规范化封场、垂直防渗阻隔体系工程等。生态修复完成后,这里将建成生态公园和环保科普教育基地。